淺談中小企業工安人員的風險管理與溝通-林立涵、劉美蘭



在資訊傳遞快速的現今社會,一旦發生了重大的工安事故,除了媒體報導與各種交流軟體的討論外,也常被做為宣導案例,而身為工安人員看到了事故的發生,更需思考公司是否有類似的風險與問題,如:目前廠區的安全措施是否足夠?若現況安全措施有疏漏,會建議公司如何改善?這樣的改善是否可確保有效或是真正可避免此風險?相信大多數的中小企業的工安人員,對於公司現有的監控及緊急應變等硬體設備,是否足以即時因應事故的發生有一定的擔憂,但又侷限於自身的專業知能及與上層的溝通能力,無法承諾或是明確告知公司該如何投資及改善。

而因應日新月異的產業發展,法令的修正速度卻是緩不濟急,因此工安人員若僅僅把符合職安衛法令當作是公司的最高標準,以符合法令要求就是永保安康,一切就會安全無虞的話則是大錯特錯,在製造產業上需要監控的安全衛生項目何其多,若認為公司有相關潛在風險,要建議公司在安全衛生投入相關改善時,在溝通上除了僅說明應”依照法令”的要求外,是否能從公司風險的角度與各部門主管達到有效溝通,試著將風險量化並有更多的具體方案與潛在風險選項,或許可以得到意想不到的結果,因此要如何鑑別出廠內高風險並說服公司願意投入最有效益的改善,是中小企業工安人員的一大課題。

試想重大事故發生的脈絡其實都很類似,往往都是因為一連串的失誤導致,但對於未曾發生過類似事件的公司來說,要投入與否需要有清楚的風險的量化分析結果才能說服公司高層,也正因事故發生的過程與途徑都非常雷同相似,不管發生重大事故之廠家與自身是否為相同行業別,只要找出風險的方法與技巧也可以套用,並再加以具體量化提出有效益的分析結果,高層的投入意願自然也會隨之提高。然而如何進行風險量化,方法有很多種,其中之一是可以先鑑別廠區適用的國際規範(FM)、國內法規、保險公司與客戶需求以及公司內部的規定程序,訂定出風險級距找出公司各廠區的主要現況問題,進而建立公司的風險雷達圖及弱勢分析,再依據廠區較急迫改善程度,提出逐年改善的建議,同步整合廠內自我盤查(可從法規面)及透由外部專家(保險公司),彙整及盤點出能夠改善的項目,再針對這些待改善的項目分別列出短中長期的改善目標,如此一來除了可以告知公司目前廠內所有的風險所在,並透過逐年改善的規劃提案,讓高層清楚知悉整體的風險面向及應優先投入的改善項目,了解投資的效益所在,藉由具體的分析結果與解決方案建議,達到有效的溝通。

職業安全衛生相關的法令因應世界潮流不斷的在修正,也因此廠內的安全衛生工作也日益複雜,在在考驗著工安人員的專業與存在價值,但如果僅僅只是因應法令的執行與申報,而忽略提升自身的安全衛生知能的重要性,則被取代的機率也相對高,而在提升了專業之後要如何轉化成具體想法與建議讓公司採納,則是工安從業人員需要不斷精進思考的重要工作。

按:林立涵、劉美蘭,中華民國工業安全衛生協會健康與衛生技術服務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