潛在危害評估方法簡介

前言



長年來,因為工安事故的爆發,使得全民逐漸注重工安問題。而注重工安問題,並不是亡羊補牢,做事後的補救,而是事前的預防,使其不會發生。但世界上沒有完全不會發生的事,我們能做到的,只是降低其發生的機率,使其不易發生。因此,世界各國逐漸發展出,如何分析出事件的發生機率,進而降低其發生的機率。本文將現今常用的潛在危害評估方法,加以介紹,以期能善加應用。

二、潛在危害評估技術



針對風險評估之各項技術作概要的說明如下:
1. 安全審查
安全審查是最常用的鑑定程序中危害的方法,它並不是一種結構化或系統化的方法,進行審查的方式及對象則視情況而異。一般工廠的定期性檢查或檢視,例如工程設計階段有關安全控制邏輯的檢查,工場試車前的檢查都稱為安全審查。
2. 查檢表
查檢表是校對及驗證程序、系統設計或操作方法是否合乎標準或合理的清單,通常是一連串針對不同項目的安全措施的是非題,以方便使用。例如工廠場所整理清潔的5S檢查。
3. 相對危害分析
相對危害分析法可以界定出製程區之火災、爆炸或毒性危害,以及相關之安全、衛生、環境和經濟影響。此法乃是依據物質性質、製程條件和製程特性來評定出各製程區的相對危害等級。例如洩漏液體腐蝕性對周邉材質的反應危害程度的比較。
4. 初步危害分析
初步危害分析是在一個工程專案可行性研究或構想設計時,所使用的危害鑑定方法,是危害分析的前奏。使用初步分析可以避免設計完成後,才發現危害項目,而必須修正基本設計的人力及時間的浪費。例如初步製程危害分析報告。 初步危害分析作業可分為下列三個主要的步驟: (1) 資料收集。 (2) 分析。 (3) 報告撰寫。
5. 假設狀況分析
假設狀況分析是一種非結構化的危害分析方法,它的主要目的為分析程序或系統在反應失控、溫度/壓力的劇烈變化,管線破裂等假設狀況下所產生的危害因素及後果,以作為設計改善的依據。 假設狀況分析工作的執行可分為六個主要步驟: (1) 界定分析範圍。 (2) 分析人員的選擇。 (3) 資料收集。 (4) 假設狀況研擬。 (5) 分析。 (6) 報告整理。
6. 假設狀況/查檢表分析
假設狀況/查檢表分析結合假設狀況分析的創意性與腦力激盪特色,與查檢表分析的系統性特色。這個分析方法適用於製程中現存的共通性危害。 假設狀況/查檢表分析工作的執行可分為五個主要步驟: (1) 審查準備。 (2) 規劃與發展假設狀況問題及準則。 (3) 利用查檢表找出不周全的地方。 (4) 再次評估每個先前所列出的問題與準則。 (5) 文件化。
7. 危害及操作特性分析
危害與操作性(HAZOP)分析技巧是基於以下的原則,即由幾個不同背景的專家以一種創造性、系統性的方式相互交換意見,並將所得到的結果整合起來,這種方式比起每個人獨自工作的方式可以鑑認出較多的問題。儘管HAZOP技巧原來是設計用來評估新的設計或技術,但它方可應用於工廠設計和操作的任何階段。 HAZOP分析必須藉助腦力激盪,其主要優點為可以刺激創造性,並且產生新的點子,這種創造性導因於一個具有各種不同背景的小組成員彼此相互的經驗交流。
8. 失誤模式及影響分析
失誤模式及影響分析之目的在於鑑認單一設備和系統的失誤模式,以及每一個失誤模式對系統或工廠的潛在影響,並提出可增加設備可靠度之改善建議,藉以提昇製程的安全性。
9. 失誤樹分析
它是一個演繹式的(Deductive)推論方法,針對某一特定的意外事件,我們可以利用這個方法找到造成意外的原因。而失誤樹本身可以說是一個系統失誤機制的圖形模式,這個模式展示了系統中異常事件、設備故障以及人為疏失間的因果關係。 失誤樹分析可依據四個步驟來進行,依序為問題之定義,失誤樹之建造,失誤樹之解答,計算最小斷集合(minimal cut set),以及機率的計算。
10. 事件樹分析 事件樹是一種失誤邏輯圖模式,它是一種經由推論歸納的邏輯方式, 辨識出由起始事件(Initiating Event)所引發的各種可能之後果或影響,並可將這些可能產生的事件之機率加以量化的分析技術。
11. 因果分析
因果分析是一種組合事件樹及失誤樹長處的圖形分析方法,它可以協助分析者以「前瞻」與「逆向」兩種方式雙向思考,以找出事件的因果關係,如果數據齊全時,亦可估計每一事件(失誤或後果)發生的頻率。 因果分析的步驟如下: (1)選擇意欲分析的創始事件(失誤或意外)。 (2)鑑定影響創始事件所引發的意外的安全系統。 (3)推演創始事件所引發的意外途徑(事件譜分析)。 (4)歸納演繹造成意外(創始)事件的各種原因(基本事件、失誤樹分析)。 (5)決定意外產生的最小分割集合。 (6)排列分析結果的順位。
12. 人因可靠性分析
人因可靠性是指人對於系統的可靠性或可用性而言所必須完成的那些活動的成功概率。人因可靠性的概念還可以從研究產品的可靠性引出,即定義為在系統工作的任何階段中,工作者在規定的時間內和規定的條件下人無差錯成功地完成規定作業的概率。例如維修中的人因可靠性分析,是研究在維修中人的各種因素,包括生理因素,心理因素和人體的幾何尺寸與產品的關係,以提高維修工作效率,減輕維修人員疲勞等方面的問題。

三、結語



長年來,環安意識漸漸抬頭。但並不是事發後的亡羊補牢,而應是事前的預防。而「危害因子與分析控制」,將是其中最重要的一部份。雖然已經出現了許多的技術,但並不是每一項技術都可以通用的。其中有許許多多的限制和特異。因此我們必須了解,而選擇其適用的行業、事件,並充份了解其執行方法,以期能充分發揮其功用。

按:宋郁德,博士、仲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