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定化學物質危害預防標準中,有含苯超過5%之含苯膠糊禁止製造之規定,但「苯」並未禁止使用,為何反而含少量苯之膠糊反而不得製造?此部分與黃磷火柴禁止製造之原因類似,都是「歷史軌跡」。
為何含苯膠糊禁止製造-湯大同
特定化學物質危害預防標準中,有含苯超過5%之含苯膠糊禁止製造之規定,但「苯」並未禁止使用,為何反而含少量苯之膠糊反而不得製造?此部分與黃磷火柴禁止製造之原因類似,都是「歷史軌跡」。
任何國家皆由農業社會漸進演變至工業社會,而過程多有類似。早年日本社會發展之過程中,也有部分家庭從事家庭副業,其中一種副業是在家庭中黏貼玩具或是其他製品,而使用之膠糊中含有苯,苯為致癌物乃眾所周知,能導致白血病(血癌)。兒童對苯更為敏感,更易導致白血病;當時因為家庭副業之原因,使得不少兒童因為暴露家庭副業使用之含苯膠糊而罹患白血病。相關醫師發現後加以調查,因而發現兒童有苯之暴露;因此後來於法規中即規定含苯超過5%之膠糊禁止製造。但可能有讀者會有疑問,為何不禁止含苯膠糊之製造,而容許5%含量?因為製造膠糊之原料屬於工業原料,而工業溶劑如甲苯或二甲苯等實際上要完全不含苯,其實有難度;或者說要純化到不含苯會造成價格非常昂貴。
我原本以為是攝影機有辨識的功能,了解後才發現不是。廠商賣的是一個盒子(廠商說那是一台小電腦,叫智慧辨識盒),把這個盒子接在網路的路由器上,他就可以跟同樣接這個路由器的網路攝影機連通,讓攝影機有人工智慧的辨識功能,一台辨識盒可以接四支攝影機。它的限制是攝影機必須是網路攝影機(IPCAM)才有辦法連。
相關資料目前在網路上其實不太好找,也許日本網站可以找到,但中文網站中似無法搜得。以上內容係多年前林熾昌前輩所口述,早年多數工安衛法規多出於林前輩之手,也在此向林前輩致敬,感念林前輩對國內工安界之貢獻。
本篇作者
按:湯大同,中華民國工業安全衛生協會理事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