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減災邏輯思維與演練省思-宋郁德



前言



目前護理之家與老福機構的設立幾乎都符合現行消防法規,但因為住民與其環境特殊性,僅合乎消防法規並不足夠,那只是「最低標準,勉強『可接受」。而這幾年的住宿式長照機構實際災例已凸顯既存消防設施「合法合格」不等於「安全」,不足以保障共識目標(Stakeholders Objectives),即是符合有限人力下來得及且可行的緊急應變,並增加活命的機會;也就是最少人力下,達成限縮火災波及侵害範圍,並提高存活度之需求。 防減災邏輯思維,係在公部門救援能量抵達前,應在有限人力、資源投資下,透過平常的防減災作為,加上完善的消防設備,限縮災害侵害波及範圍,提高機構人員、系統持續營運能力。整備自助通報,初期滅火及關門及應變演練風險註記最為重要。    



火災演練



全台各地的護理之家與老福機構各有不同條件、特色,因此在防減災計畫中,「沒有放諸四海皆準的SOP(標準操作程序),只有適用的導則。主要目的是希望即使身處大夜班人力最少等不利環境,火災發生當下,在消防隊未抵達之前,值班的護理師、照顧服務員還能「來得及」做對的事,並讓火煙範圍受到限制,即使在火煙的迫害下,依然可提升住民存活機率,機構也能營運不中斷,如此多數生存下來的住民才不會被迫安置他處,機構損失也能大為降低。 現在衛福部推行「夜間緊急災害應變模擬演練」方式,由災害案例及演習中,建立註記機構風險因子,強化風險教育。演練人員應以經常性輪值大夜班第一線人力為主,當發生火災初期,這些值大夜班的第一線護理師、照顧服務員方可迅速反應,避免災情擴大。透過情境式火災演練過程中,辨識其可能失敗之風險,發現風險、註記風險、發現可精進、簡化的流程,導引機構辨識本身風險因子。溝通出簡易可行修正範本,是每次辛苦演練的目標,演練後檢討與追蹤改進調和方案,才是最重要的核心作為。



火災演練迷思



•大夜班火災情境,卻演白天可動員的人力。
• 火場照明都沒問題?
• 警鈴大作下現場通訊指令也全沒障礙?
• 老是選擇最高樓層,最角落庫房/儀器室火災?
• 火災演練卻沒考量火煙對多次進出起火空間應孌救援人員的迫害性。
• 火災風險是無法區分亦或不願辨識﹖



弱勢照護機構改善要點



1. 寢室隔間「置頂」阻隔澧煙蔓延,降低火災現場人員因濃煙傷亡機率。
2. 設置119自動通報系統,電話內線單鍵專線功能,提升通報速度,以利及早投入救災。


3. 大部分消防設備是提供給在現場工作、住宿、使用者用的,不能只符合規格形式,親和可及、簡易操作才是關鍵。
4. 自動灑水設備自動警報逆止閥前端制水閥,列為管理重點,全開的制水閥應上鎖,避免被輕易關閉。

5. 開刀或照護病房設置乾粉滅火器,雖合法但不利於照護品質,須選擇合法且合宜的CO2滅火樂劑。
6. 常閉式防火門不符合使用習慣,設置於日常動線上,該改為常開式防火門,平時保持開啟,緊急時自動關閉。
7. 防火鐵捲門改為二段式下降,第一階段下降,上方阻擋煙流,下方進行人員避難;第二階段下降,阻擋火勢延燒。
8. 將住民移往遠處相對安全區域或等待救援空間之緊急應變過程,卻忘記關閉起火住房或避難動線上防火門,火煙波及另外空間住民。
9. 應變人員無法正確辨識火場資訊作出適當研判,反而受到過去演練制約地往可能已被火煙波及的區域避難。
10. 應變人員針對火災時,常未實際操作或不會操作消防安全設施及設備,難以發揮消防安全設施與設備之設置效能。
11. 火災演練時,現場指揮官皆站在火場同一位置不移動發號施令,漠視無感於火煙動態成長下迫害與威脅,一意孤行認為可成功應變。 美國消防協會NFPA13規範設自動撤水設備可容許加蓋樓層坪數,增加最大步行距離限制,降低防火時效要求及有免設排煙設備的好處,顯見自動撤水設備設置有極大必要性及提升火災安全。人力最貴,因此更需透過設施設備之增設改善,簡化災變管理作為。護理之家與老福機構設置適合的防火和消防 設備是防減災思維的重點,並瞭解初期火災緊急應變救援作業的重要性,且值班護理人員要主動查核該樓層的撒水控制閥是否正常開啟,這是非常重要的減災策略與作法。



情境式火災應變演練的建議



1. 由職員扮演住民,可體驗被輔助避難過程的困難與不適。如輕率過於緊張而直接搬動住民,而違反共識目標。
2. 選擇不利但合理會發生的情境,例如;大夜班多人住房電氣起火,有人縱火,地震後引火等等意外事件。
3. 透過風險辨識與溝通作業,及從失敗中記取教訓,使各種機構本於它的時空條件,知所改進。 4. 一般住房起火,住民水平避難至等待救援空間;一般非起火住房,住民暫 時就地避難,重症病房則需自助初期滅火或暫時就地避難。
5. 共同學習如何辨識火災風險,強化災害風險管理,溝通出可行有效的投資, 降低損失,持續營運能力。

按:宋郁德 中華民國仲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