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遷專門委員會(Intergovernmental Panel on Climate Change , IPCC)於2021年8月9日公布氣候變遷第六次評估報告(IPCC AR6)第一工作小組報告最終版草案(Final draft of WGI AR6),透過我國科技部「臺灣氣候變遷推估資訊與調適知識平台計畫(TCCIP)」、中央研究院環境變遷研究中心、交通部中央氣象局、臺灣師範大學地球科學系及國家災害防救科技中心等單位彙整發布資料顯示近期的地球氣候系統以及各面向的變遷程度,是過去數世紀以來前所未有,未來除非在幾十年內大幅減少二氧化碳及其他溫室氣體排放,否則全球暖化程度將在21世紀時超過1.5℃-2.0℃。
針對臺灣氣候的變遷趨勢,根據中央氣象局觀測資料顯示,臺灣年平均氣溫在過去110年(1911-2020年)上升1.6℃,且近50年、近30年仍呈現加速增溫的趨勢;而對於四季分布的影響,夏季長度增加到約120-150天,冬季則縮短為70天,近年來甚至更縮短至約20-40天。據其趨勢推估,21世紀中、末平均氣溫可能上升超過1.8℃-3.4℃;各地高溫超過36℃以上天數增加約8.5天;夏季長度從目前120-150天增長為155-210天,冬季則減少至0-50天。
面對氣候變遷所導致的異常高溫將由非常態逐步變為常態性事件,依據衛生福利部統計資料顯示,每年戶外溫度較高的季節多為熱疾病送至急診的高峰期,因此夏季於戶外工作之勞工因高氣溫導致之災害亦多有所聞,常見熱疾病種類包括熱痙攣、熱暈厥、熱衰竭及熱中暑,對於需經常性在戶外作業如營造業、電線電纜維修及道路作業,直接曝曬於艷陽下的勞工,若沒有提供適當的防護措施,容易引發熱疾病,嚴重者甚至可能導致死亡災害發生。